家住方松街道公捷苑小区的高先生近日向媒体反映,物业在未充分告知的前提下,擅自将其九成新的单车当作“僵尸”自行车清理,这一行为令他颇为不满。“居民的私人物品可以被这样随意处置吗?‘僵尸’自行车的定义又是什么?”高先生希望相关部门可以给出一个明确说法。
【资料图】
像高先生反映的情况其实存在于不少的老旧小区内。一方面困扰社区多年“顽疾”有了解决办法,另一方面处置方式却在事后遭遇质疑。那么,如何在破解难题的同时,又能保证处理流程的合理合规?这考验着社区管理者的智慧。
旧车盘踞 清理过程艰难
高先生告诉记者,2021年,他在网上购买了一辆自行车,今年由于骑行机会不多,车辆从4月开始便一直停放在小区非机动车库内,“最近家里孩子放假,就想带他出去骑车,结果发现车子没了。”
通过查看小区内部的公共视频,高先生发现,自己的车辆极有可能是被物业当作“僵尸”自行车交给了废品回收人员,“我在公共视频里看到了一辆疑似我自己的车子,九成新,处理之前我完全不知情。”
6月29日上午,记者来到公捷苑小区,在西侧的非机动车库内看到,虽然前不久刚处理了一批,但是依然还有三三两两的废旧自行车堆叠在一起,车身更是锈迹斑斑。居民贺女士透露,此前集中处理的车辆均被放置在专门的“废弃车辆堆放处”,“有的车子放了几年都没有人动,我们一直希望赶紧都清理掉。”
随后,记者联系到松开物业公捷苑管理处经理彭月英,她告诉记者,6月份共处理了67辆废弃自行车,“处理的都是做好告知工作后无人认领的破旧车辆。”
审慎应对 鼓励自行处理
那么,小区处理“僵尸”自行车到底应该遵循哪些流程?如果车主“不点头”,废旧自行车又该如何处理?
对此,天乐居民区党总支书记、居委会主任吴双梅告诉记者,每次集中清理“僵尸”自行车,小区居委会、物业、业委会都会经过商议,以6月份的车辆清理为例,从6月1日开始,告知单便开始张贴于小区各个角落,车身上也会贴有贴条。
这番话也在居民口中得到了佐证,居民孙女士表示,“除了楼道内部,小区大门上、业主群都有这些内容,有时候物业工作人员看到居民,还会特地强调一遍。”通知告知时间一直持续到6月10日。
事实上,因清理“僵尸”自行车而引发矛盾的情况并不鲜见。一方面,废旧车辆常年盘踞影响小区环境,居民区居住安全难以保障,急需处理;但另一方面,在处理过程中,即便是废旧车辆,部分业主坚持认为属于私人物品,不可随意清理。有时,管理一方即便做好了告知工作,但居民实际知晓情况却也无从考证。
“所以我们会尽量延长告知时间,确保每一位居民都能知道消息。”吴双梅表示,“不过,我们更希望居民可以自行处理,避免发生财物纠纷,如果实在是不知如何处理,再将车辆交给物业。”
破解顽疾 自治管理当先
对是否存在将居民车辆随意认定为“僵尸”自行车的情况,彭月英表示,除了做好告知工作并请居民提前认领车辆外,物业还会安排专人在处理现场监督,“只有那种数月甚至几年都没有使用、外表残破且告知过后无人认领的车辆,才会被视作‘僵尸’自行车。”为了避免出现车辆被误认的情况,要被处理的车辆也会在“集中堆放点”放些时间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“僵尸”自行车处置本身是属于小区业主自治事务,应当由小区三位一体商议决定,依据《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》,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《物业服务合同》的约定,对共有区域做好秩序维护,做好车辆停放的日常管理工作等,同时,做好巡查、发现、制止、上报工作,对于经三位一体商议决定后的事宜,要执行决定结果。
建议:“三位一体”合力破解
针对“僵尸”自行车处理的法律问题,上海丰兆律师事务所律师杨逸飞表示,在未被法院认定为无主财产之前,这些车辆从性质上讲,仍属于公民私有财产。物业为了小区公共利益处理这些车辆可以理解,但必须要严格把握尺度,避免侵害私有财产。
杨逸飞建议,在小区有相关约定的情况下,物业可依约对此类车辆进行处理;如小区无约定的,物业可首先要求车主自行处理,车主拒不处理的,可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或投诉,或向人民法院起诉;车主无法联系到的,物业要尽可能地通过楼道、宣传栏、小区微信群等途径进行公告,公告期满后审慎处理。同时建议,业主大会或业委会和物业要一道公开、透明制定出“僵尸”自行车的处理流程,履行好告知义务方可起到责任自负的效果,从而在根本上减少更多“僵尸”自行车的出现。
附件:
标签: 标签: